2022年3月30日,生态环境部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碳排放数据监管问题再被提及。这个话题,相信关注环保的朋友都比较熟悉了,3月14日生态环境部才刚公布一批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等典型问题案例,环保在线也对此进行了分析,详见【生态环境部公开4家企业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 还不赶快做功课】。
?
对此,发言人强调,环境数据质量是环境管理的“生命线”,事关科学决策、市场公平和政府公信力,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对包括碳排放数据在内的环境数据造假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同时,他还透露了一条重要消息——今年,生态环境部将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专项行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也有望加速出台。
?
可以预见的是,在常态化监管下,碳排放数据以及其他环境监测数据的口子必然会越收越紧。且今年以来,已有多份政策文件聚焦了这一要点,如:
?
《关于做好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地方应高度重视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工作,通过加强日常监管等手段切实提高碳排放数据质量,按期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工作。
?
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亦明确,为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需加强碳排放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为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提供计量支撑。具体包括碳排放计量监测能力和水平提升、碳排放基准数据库建设、生态系统碳汇监测和计量体系完善等。
?
碳排放数据监管不仅目标要求更精准,相应的体制机制、技术方法等也都在持续跟进中。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也普遍认可“零容忍”的做法。相关人士分析称,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是碳交易机制的命脉,造假行为将严重影响市场的公平性,对于“双碳”目标达成很不利。不过,出于种种原因,当前部分机构仍有造假动力,且较为隐蔽,这一问题亟需解决。
?
因此,除明确的政策支持外,监管技术的升级也很重要。*建议,可通过物联网、遥感技术、在线监测平台等方法解决碳排放数据生成和验证方面的真实性问题,引入第三方环保监测机构,实现控排方、监管方及核查方数据留存,完善数据链条,让造假行为无可趁之机。
?
这一方面,先河环保基于碳监测、碳核算、碳核查技术推出的碳排放与碳资产管理系统、区域温室气体源汇分布反演系统等,在协助各地摸清碳排放底数的实践中有着优异表现。而且,其“低碳云”环境综合解决方案,也为“双碳”目标贡献出了技术力量。
?
从生态环境部发言人的回答来看,未来,碳排放数据监管相关机制、技术等都将不断完善,“坚决向环境数据造假说不”正在加速落实。
本文转载自环保在线,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